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激增,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成为产业链关键环节。而电池包作为动力电池的核心载体,其拆解效率与安全性直接决定回收价值 —— 当前市场主流的电池包拆解线均采用 “人工辅助 + 自动化” 协同作业模式,既能规避纯人工的安全风险与效率瓶颈,又能弥补全自动化的灵活性不足,实现从上线到单体分离的全流程可控。本文将详细拆解电池包拆解线的核心流程、设备配置、收集要求及数据追溯方案,为新能源回收企业提供实用参考。
一、电池包拆解线核心逻辑:人工辅助 + 自动化协同,平衡效率与安全
电池包结构复杂(含上盖、模组、电气部件、下箱体等),且存在电解液泄漏、高压残留等安全隐患,纯人工拆解易发生安全事故,纯自动化则难以应对不同型号电池包的灵活性需求。因此,“人工辅助 + 自动化” 成为最优解:
· 人工辅助:负责高精度操作(如扫码录入、小型部件拆解、分类收集)与灵活性需求(如不同型号模组转移);
· 自动化设备:承担高风险(如电池包上盖抓取)、高强度(如模组焊点处理)、高重复性(如传送定位)作业,降低人工成本与安全风险。
两者协同可实现 “安全 + 高效 + 可追溯” 三大目标,覆盖电池包全生命周期拆解需求。
二、电池包拆解线全流程解析:从上线到单体分离的 6 大关键阶段
1. 电池包上线阶段:扫码绑定,奠定追溯基础
拆解的第一步是 “身份绑定” 与精准定位:
· 人工操作:使用电池包扫码枪录入电池包基础信息(型号、批次、编号等),数据实时同步至工控系统,实现 “一物一码” 追溯;
· 自动化辅助:通过龙门吊或吊装设备将电池包精准放置到电池包传送线的工装托盘上,避免人工搬运的磕碰风险,启动拆解流程。
2. 上盖拆解阶段:自动化抓取,规避人工风险
电池包上盖固定螺丝拆卸后,人工操作存在电解液接触、部件磕碰隐患,因此采用 “人工拆螺丝 + 自动化取盖” 模式:
· 人工辅助:使用工具拆卸上盖固定螺丝,确保螺丝无残留;
· 自动化核心:取上盖机械臂(搭配专用夹具)自动抓取上盖,转移至上盖收集车,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接触,既提升效率(单台机械臂日均处理量超人工 3 倍),又规避安全风险。
3. 内部电气部件拆解阶段:人工精细化拆解,同步分类
电池包内部电气部件(电气开关、连接线束、导电铜排、模组固定螺丝)规格小、数量多,需人工精细化操作:
· 人工负责:逐一拆解上述部件,同时对铜排、线束等可回收部件进行初步分类,避免混放导致后续分拣成本增加;
· 关键要求:拆解时需使用小型空压机清理残留灰尘,确保部件清洁度,为后续回收(如铜排熔炼、线束分选)做准备。
4. 拆解物初步收集阶段:同步收集,无遗漏无混放
遵循 “同步收集” 原则,人工在完成各环节拆解后,立即对对应拆解物分类暂存:
· 螺丝、小部件:放入专用收纳盒;
· BMS 组件、连接线束:单独放入防爆收纳箱;
· 导电铜排:集中放置于金属收集架;
该环节可避免拆解物堆积导致的混淆,提升后续回收处理效率(据行业数据,同步收集可使后续分拣效率提升 40%)。
5. 模组与下箱体分离阶段:吊装转移,主线分流
电池模组是电池包的核心单元,需与下箱体分离后进入专项拆解工位:
· 人工辅助:通过模组提升电葫芦将模组从下箱体中取出,转移至模组缓冲车,再转运至模组拆解工位;
· 下箱体处理:人工辅助将空下箱体移至下箱体收集车,完成下箱体与主线的分离,下箱体经清洁后可回收复用或环保处置。
6. 电池模组深度拆解阶段:自动化脱焊 + 人工分拆,分离单体电池
模组拆解是获取单体电池的关键,需平衡自动化效率与人工灵活性:
· 人工辅助:拆卸模组上盖、内部连接线束,使用模组扫码枪录入模组信息,绑定至原电池包追溯体系;
· 自动化加工:模组焊点拆解设备对汇流排焊点进行脱焊或切割,模组定位夹紧设备确保加工精度,避免损伤单体电池;
· 单体分离:人工通过专用工具拆分模组外壳,将单体电池取出,经电池扫码枪录入信息后,放入电池缓存车,完成全流程拆解。
三、拆解物收集核心要求:同步化、分类化,提升回收价值
电池包拆解物包含金属(铜、铝)、塑料(上盖、外壳)、电子元件(BMS)、单体电池等,若收集不当易导致资源浪费或环境污染。因此,“同步收集 + 分类暂存” 是核心原则:
· 实时性:人工完成某一环节拆解后,立即对拆解物进行收集,不堆积、不延迟;
· 分类性:按材质(金属、塑料、电子件)、用途(可回收、待处置)、危险等级(电解液、高压部件)分类,如电解液需用电解液收集桶单独存放,避免泄漏;
· 可追溯性:收集过程中记录拆解物对应的电池包编号,确保 “物随码走”,后续可反向追溯拆解物来源。
四、数据追溯与系统对接:全流程可控,满足企业监控需求
现代电池包拆解线不仅要 “拆得快”,更要 “拆得清”,数据追溯体系是关键:
1. 全流程数据记录:工控电脑为核心
整线配置 1 台整线工控电脑,实时记录关键数据:
· 基础信息:电池包 / 模组 / 单体电池的扫码信息(型号、批次、编号);
· 作业数据:各拆解环节的开始 / 结束时间、操作人员(可选)、设备运行状态;
· 追溯能力:支持通过产品编号反向查询拆解步骤、拆解物去向、作业人员等信息,满足质量管控与合规要求。
2. 系统无缝对接:满足甲方监控需求
工控系统可与客户(甲方)的上位机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 数据同步:实时上传拆解进度、产品信息、设备状态至甲方系统;
· 功能支持:满足甲方对生产过程监控(如拆解效率实时查看)、数据统计分析(如日均拆解量、不良率)的需求,助力企业优化生产计划。
五、电池包拆解线主要设备配置:按环节分类,覆盖全流程
设备是拆解线高效运行的基础,按拆解环节可分为 4 大类,覆盖从预处理到单体分离的全流程:
设备类别 | 核心设备名称 | 设备功能 |
电池包预处理设备 | 吹气枪、电解液收集桶、放电设备、夹具 | 清洁电池包表面、收集电解液、消除高压残留、固定电池包 |
电池包→模组拆解设备 | 龙门吊、电池包传送线、扫码枪、取上盖机械臂、模组提升电葫芦、下箱体收集车 | 吊装转移、传送定位、信息录入、自动化取盖、模组分离 |
模组→单体拆解设备 | 模组扫码枪、模组焊点拆解设备、防爆箱、温度烟雾报警器、电池扫码枪、电池缓存车 | 模组信息绑定、焊点处理、安全防护(防烟雾 / 高温)、单体收集 |
整线控制系统 | 整线电控系统、整线工控电脑、安全护栏、小型空压机 | 控制设备联动、数据记录、人员安全防护、清洁辅助 |
其中,安全设备(防爆箱、温度烟雾报警器、安全护栏)是重点 —— 电池包拆解过程中可能产生高温、烟雾或电解液泄漏,此类设备可实时预警,规避安全事故。
六、总结:电池包拆解线的核心优势与行业价值
当前 “人工辅助 + 自动化” 协同的电池包拆解线,具备三大核心优势:
1. 效率高:自动化设备承担高重复作业,人工聚焦精细化操作,日均拆解量较纯人工提升 2-3 倍;
1. 安全高:自动化设备规避人工接触高风险环节(如电解液、高压部件),搭配安全设备,降低事故率;
1. 可追溯:扫码 + 工控系统实现全流程数据记录,满足合规要求与客户监控需求。
随着新能源回收行业规范化发展,具备 “高效、安全、可追溯” 能力的电池包拆解线,将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未来,随着自动化技术(如 AI 视觉定位、柔性机械臂)的融入,电池包拆解线将向 “更少人工、更高效率、更全追溯” 方向升级,进一步推动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