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单轴撕碎机设备运行时异响怎么排查?5 大方向 + 实用技巧全解析

2025-08-14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异响” 是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信号。它可能是零件磨损的 “预警”,也可能是故障扩大的 “前奏”。若不及时排查,轻则影响生产效率,重则导致设备停机甚至安全事故。今天,我们就从刀片、传动系统、电气系统、内部物料、整体结构5 大方向,详细解析设备异响的排查方法和解决技巧。

 

一、刀片问题:从磨损与固定入手排查

刀片是设备直接接触物料的核心部件,其状态直接影响运行稳定性,异响常源于以下两类问题:

磨损与损坏

若刀片刃口出现崩刃、卷刃或缺口,运转时会因受力不均与物料发生不规则撞击,发出 “咔咔” 或 “咯噔” 声。

排查方法:停机后观察刀片外观,对比新刀片的刃口平整度,若有明显缺口或变形,即可判断为磨损问题。

解决技巧:轻微磨损可通过打磨修复;严重损坏时需及时更换刀片,避免进一步损伤设备。

固定松动

刀片固定螺栓或连接件松动时,高速旋转的刀片会发生晃动,与设备其他部件(如刀轴、护板)碰撞,产生 “砰砰” 或 “摩擦声”。

排查方法:用扳手检查固定螺栓,若存在松动迹象,紧固后异响消失,即可确认问题。

解决技巧:定期检查螺栓松紧度,可在螺栓上涂抹防松胶,防止长期振动导致再次松动。

 

二、传动系统:皮带、链条、联轴器是关键

传动系统负责动力传递,任何环节的异常都会引发异响,需按 “皮带→链条→联轴器” 顺序排查:

皮带传动

皮带磨损、松弛或轮槽有杂物时,易产生打滑或摩擦噪音:

皮带表面有裂纹、掉块时,运转会因不平整发出 “沙沙” 声;

皮带松弛会在轮上打滑,伴随 “吱吱” 的摩擦声;

皮带轮槽内卡入杂物(如碎屑、油污硬块),会阻碍皮带运转,产生 “顿挫声”。

解决技巧:磨损严重需更换皮带;松弛时调整张紧度(如移动电机位置);及时清理轮槽杂物,保持传动面清洁。

链条传动

链条松紧不当或部件磨损,会导致传动不平稳:

链条过松易跳齿,发出 “哒哒” 的撞击声;

链条过紧会加剧与链轮的摩擦,产生尖锐 “嘶嘶” 声;

链条销子松动或链轮齿部磨损,会导致传动卡顿,伴随 “咔咔” 声。

解决技巧:通过张紧器调节链条松紧度;检查销子是否固定,磨损严重的链条或链轮需整体更换。

联轴器

联轴器连接不稳是隐藏的 “异响源”:

连接螺栓松动时,设备运转会因晃动产生 “哐当” 声;

弹性元件(如橡胶垫、尼龙套)损坏,无法缓冲减震,会发出高频 “共振声”。

解决技巧:紧固松动螺栓;更换损坏的弹性元件,确保连接部位灵活且稳定。

 

三、电气系统:电机与控制元件需重点检查

电气系统的异响多与 “动力输出异常” 相关,需聚焦电机和控制元件:

电机故障

电机是设备的 “动力心脏”,其异响常提示内部问题:

轴承磨损或缺油时,运转会发出沉闷的 “嗡嗡” 声,用听针贴近电机外壳,可清晰听到轴承部位的异常摩擦声;

绕组短路或断路会导致电机运转不平衡,产生不规则 “噪音 + 振动”。

解决技巧:轴承缺油可加注润滑脂,磨损严重需更换轴承;用万用表检测绕组电阻,若数值异常(如短路时电阻趋近于 0),需维修或更换电机。

控制元件问题

接触器、继电器等元件接触不良,会引发 “电火花 + 异响”:

触点烧蚀、发黑时,通断瞬间会产生 “啪啪” 声,伴随火花;

控制线路松动会导致电流传输不稳,引发设备 “间歇性噪音”。

解决技巧:清理烧蚀的触点(严重时更换元件);检查线路接头,用绝缘胶带固定松动部位,确保电流稳定。

 

四、设备内部物料:堵塞与硬物是常见诱因

物料在设备内部的状态异常,也会直接引发异响,需关注两类情况:

物料堵塞

若进料量过大,物料在设备内堆积堵塞,会阻碍刀片运转,发出沉闷的 “咔咔” 声(伴随转速下降)。

排查方法:停机后打开设备检查,若内部有大量物料堆积,清理后运转恢复正常,即可确认。

解决技巧:控制进料量,可在进料口加装流量控制阀,避免过载堵塞。

混入硬物

物料中混入金属块、石块等硬物时,刀片与之猛烈碰撞,会发出尖锐刺耳的 “哐当” 声(声音短促且剧烈)。

排查方法:立即停机,检查内部是否有硬物残留,若发现金属 / 石块,即可确定问题。

解决技巧:加强进料前的筛选(如加装磁选机、格栅),避免硬物进入设备;若刀片已受损,需同步检查修复。

 

五、设备整体结构:松动与轴承磨损需警惕

设备机身部件或轴承的异常,会通过 “共振” 或 “摩擦” 产生异响:

机身部件松动

侧板、机架等连接部位的螺栓松动,设备运转时会因振动导致部件相互摩擦、碰撞,发出 “吱呀” 或 “咚咚” 声。

排查方法:用扳手检查各连接螺栓,若紧固后异响消失,即为松动问题。

解决技巧:定期对机身螺栓进行 “全面紧固”,尤其在设备长期运行后,需重点检查振动剧烈的部位。

轴承磨损

设备各转动部位(如刀轴、传动轴)的轴承长期使用后磨损,会发出高频 “吱吱” 声,伴随明显振动。

排查方法:用手触摸轴承座,若感受到异常振动,或用振动检测仪检测到振幅超标,即可判断。

解决技巧:及时更换磨损轴承,更换时需注意型号匹配,并加注适量润滑脂,延长使用寿命。

 

总结:及时排查是关键,定期维护防隐患

设备运行时的异响,本质是 “异常状态的声音反馈”。从刀片到传动系统,从电气元件到内部物料,每一个环节的微小问题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排查时需遵循 “先停机、再观察、后检测” 的原则,结合异响的 “声音特点”(如尖锐 / 沉闷、规律 / 杂乱)缩小范围,精准定位。

 

日常生产中,除了出现异响后及时排查,更要做好定期维护(如润滑、紧固、部件检查),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保障设备高效、安全运行。

 

希望以上方法能帮你快速解决设备异响问题,若有其他特殊情况,可结合设备型号和运行环境进一步分析哦!